智慧城市作為下一代城市生活形態,正在引領城市建設新方向。過去的兩三年,是智慧城市試點探索的階段,火熱程度非同一般。無論是出于城市轉型和管理提升的真實需要,還是政府部門政績考核或形象塑造的需要,各地政府部門紛紛貼上“智慧城市”的標簽,似乎不提“智慧”就跟不上時代。在住建部已經發布的兩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中,絕大部分城市啟動了大范圍的智慧化建設,智慧應用“亂花漸欲迷人眼”,沒有在試點名單上的城市也紛紛踴躍申報。展望2014年,“智慧城市”建設仍將持續升溫,但要推動其健康發展,形成更強的服務城市轉型和造福民眾的正能量,我們更需要在高溫下進行諸多冷思考。
應用是否真正為城市和居民所需要?近幾年,在智慧城市的實踐探索中,一些智慧化應用在提升城鎮化質量、提高城市現代化發展水平等方面的確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有一些應用因一時沖動建設,使用者寥寥或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由于認識不夠完善、缺乏系統經驗,一些試點城市建設貪大求全、求大求快、盲目投資現象明顯,造成了資源浪費,這與智慧城市建設的初衷是相背離的。智慧城市建設歸根結底是要服務于城市內的各機構,歸根結底是要讓應用服務于民眾。因此,今后一個時期,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在考慮共性的同時,還應注意對接城市的實際需求,立足城市特色,因地制宜開展智慧城市規劃、建設、運營,保障智慧城市建設既能滿足城市服務管理需求,又能充分發揮城市的優勢資源和個性特征,避免照搬其他城市的發展模式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如何讓智慧系統更好地關聯,發揮更大的協同效用?在信息化發展的初期,由于整體設計能力的不足,以及缺乏信息化統籌機制,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往往以項目為中心,政府各部門獨立建設了一系列的信息系統,逐步形成了隨意生長的“系統叢林”,在“叢林”中,系統之間互不相連,信息資源重復采集、互不共享,造成許多重復建設和投資浪費。如果這種局面繼續延續,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自為政、信息孤島等老問題,大大增加了智慧城市建設失敗的風險。
專家指出,頂層設計是解決智慧城市發展難題的可行途徑。頂層設計是在智慧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指導下,旨在為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提供指導的整體規劃。頂層設計主要明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各重點內容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以避免分散投資和重復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