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250萬輛,達到253.5萬輛,同比增長51.98%。”業內相關人士認為,以美、日為首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大國2013年產產量增長尤其明顯,根據統計,2013年美國各類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量為96,602輛,2012年則為53,392輛,同比增長80.9%。日本的混合動力車2013年全球產量超過120萬輛。
國內情況,從電動汽車來看,2013年中國共生產新能源汽車17533輛,同比增長39.7%。其中,純電動汽車14243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3290輛。新能源汽車銷售17642輛,比2012年增長37.9%。其中,純電動汽車1460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3038輛。
2013年中國鋰離子動力電池整體產業規模達到58.6億元,比2012年的31.9億元增長83.70%,主要得益于電動自行車用動力電池的增長。但是隨著新一輪的新能源示范推廣補貼辦法的出臺,未來動力電池產業市場需求將更多的來自于電動汽車對產業的拉動。
2013年中國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總體產量(含出口)大約13.2萬套,產業規模達到54.6億元。隨著國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政策逐步落地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技術和市場方面的逐漸突破。賽迪顧問預計到2016年,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的需求量將保持較快的速度增長,整體產業規模將突破500億元,達到510.8億元。
2013年中國電動汽車充電站行業的產業規模達到35.87億元,相比2011年同期增長162.78%。到2016年,全國充電站的產業規模將達到330.78億元。
總結2013年以來的新能源汽車之路,混合動力汽車(HEV)因節能和環保性能好、成本較低、技術成熟,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是目前商業化最成功的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EV)由于可以在運行過程中實現零排放,節能減排性能明顯優于混合動力車,是近期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點,但受電池技術的制約,安全性能及續航里程受限,且基礎設施尚未完善,目前正處于產業化示范階段,尚未大面積普及。
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趨勢,各國都加快了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力度,其中日本的豐田在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走在前列,預計將于2014年推出首款燃料電池汽車。但是燃料電池汽車由于技術、成本等諸多原因,產業化將面臨諸多困難。
從新能源汽車保有情況來看,新能源公交車與公用事業用車(如環衛車、郵政車等)占比76%,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新能源乘用車雖然占比24%,但其中絕大多數都作為出租車。短期看,新能源公交車與公用事業用車將是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主流方向,同時出租車市場也將成為新能源乘用車率先啟動市場。
目前國內市場存在兩類電機廠商,一類是具有整車或者零部件制造背景的企業進入電驅系統領域,這一類企業的優勢是具有整車或零部件的制造經驗,便于電驅系統與之相試驗相結合,例如上汽集團、一汽集團、萬向集團、東風集團和中國南車;第二類是,專業的電機電控企業,例如大洋電機、江特電機、上海電驅動等,其中一部分與高校和研究所合作的企業優勢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