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收購價大約為火力發電或核電價格的兩到四倍。針對各種資源的發電成本和發電功率不同,政府分別制定了相應的收購價格。這一定價高于發電成本,給從事可再生能源開發的非電力企業以較大盈利空間。
為了鼓勵新建住宅加裝太陽能發電設備,日本政府從2009年1月起就恢復了補助金制度,每1千瓦的裝置補助7萬日元,各地方政府機構還有相應的補貼。根據經濟產業省的估算,家庭住宅如果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在獲得政府補助金的前提下,考慮節約的電費和出售電力的收入,安裝成本大約10年可以收回,之后將是純收益。另外,家庭如果不愿自己發電,也可將屋頂空間出租給民間企業經營電力事業。
民間資本紛紛“觸電”
日本政府的能源新政帶來了極大的商機,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經濟利益驅使眾多家庭和非電力企業積極投資可再生能源電力,從而極大提升能源結構中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并推動新能源經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新能源部部長新原浩朗估算,引入FIT制度后,2012年度僅太陽能電力供應就將是現有的1.4倍,其中80%將是家庭賣給電力公司的。
受電力新政刺激和較高固定收購價的誘惑,許多民間非電力企業開始進軍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軟銀旗下子公司也在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事業。軟銀總裁孫正義表示,軟銀計劃到2014年底新增11個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站,包括在北海道興建迄今日本規模最大的2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站。日本的許多零售業巨頭,如日本最大的電器連鎖企業山田電器、便利店巨頭羅森公司等,也紛紛加入可再生能源發電事業。
“國民健康”是日本關東地區的一家藥店連鎖企業,7月1日之后,“國民健康”藥店開始進軍可再生能源發電事業。日前,記者走訪了該企業位于東京江戶川的葛西分店。據藥店方面介紹,今后將在每年新增的約40家新店的屋頂全部安裝光伏發電的太陽能面板,現有的約400家店鋪也將逐次安裝。目前該公司正在訂購所需要的太陽能面板,所發電量將全部賣給電力公司,賣電年收入可達數億日元。
助推配套產業起飛
隨著FIT制度的實施,日本可再生能源相關配套產品的市場也將急劇擴大。按日本經產省的規劃,日本企業的蓄電池銷售額將從目前的1萬億日元提高到2020年的10萬億日元,世界市場占有率將達50%。
可再生能源的普及甚至有望給日本創造出新的產業集群。日本經產省新能源產業研究會一份報告認為,隨著可再生能源市場參與者的增加和需求多樣化,新能源產業的集群效應將擴大到能源控制機械、蓄電池、IT家電、電動汽車等關聯行業,并且輻射到產業上游的新材料、零部件以及工程系統設計等。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福島核事故后國民對可再生能源的接受和需求程度極大提高,在這種形勢下引入FIT,將使可再生能源電力在總發電量中的比例飛速提升。枝野幸男甚至評價說,FIT制度的正式實施將使2012年成為“可再生能源普及元年”,日本可再生能源產業將從此起飛。
當然,FIT制度的前景也絕非一片坦途。目前的收購制度是將可再生能源電力的高成本追加到電費中,由國民負擔。具體來說,電力公司會把收購成本轉嫁到電費中,隨著可再生能源電力所占比例提高,家庭和企業負擔也將增加。因此,如何在普及的同時降低成本,是該制度面臨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