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智能電網設備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智網委”)主辦、天正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12智能電網設備關鍵技術研發現狀及應用前景培訓研討會”于12月14日-12月16日在溫州召開。
這是智網委自青島培訓研討會成功舉辦以來的又一次技術專題活動。智網委理事長周彥倫先生做了專題講話,指出此次培訓研討會的議題旨在剖析技術發展現狀及未來應用前景,切實為會員單位解決研發和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企業智能化設備制造提供指導性意見。會議邀請了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及科研院所、檢驗檢測機構的高層專家分別對電子式互感器、合并單元、電磁兼容、配網自動化、信息通信等方面內容進行了專題講解及交流。
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蔣屹新博士主講的《智能電網設備傳感器的類型及要求》,從智能電網設備傳感技術發展狀況講起,對傳感器產業的興起與發展狀況、智能傳感器技術與類型、傳感網(物聯網)在智能電網的應用、以及對智能傳感技術的展望進行了介紹,表面是在講傳感器,實際是完整勾勒出了整個智能電網基本結構框架、通信框架及工作運行原理,闡明了智能電網設備傳感器及其數據傳輸技術在智能電網的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前瞻性的主要地位,不可或缺。
電子式互感器是唯一關聯電網一次與二次參數的設備,是最重要、最關鍵、最典型的傳感器,電力工業電氣設備質量檢驗測試中心的葉國雄主任,完整的介紹了電子式互感器安裝試用前期的故障率及故障類型,電子式互感器性能檢測、檢測過程中發現的主要問題、與斷路器等主設備集成技術、運行、維護、選型關鍵技術、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等內容,為設備制造企業進行電子式互感器研究、試驗、生產、選型、運行等提出了很好的借鑒。
國電南瑞配電技術分公司的吳琳總工介紹了配電自動化現狀與關注點,智能電網配電環節的目標以及配電自動化的技術發展路線、系統構建原則、試點建設情況、實現形式與發展趨勢等,在其主要講解的配電自動化里的智能化應用中,從配電環節對智能電網的現狀、技術路線、未來發展、構建試點、及發展趨勢作了詮釋,可看作是智能電網相關內容的一個縮影。
信息通信是智能電網的神經傳輸系統。中國電科院信息通信研究所吳軍民總工,為大家簡介了智能電網通信系統、詳細講解了智能電網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調度等各環節通信系統解決方案,在智能電網通信系統的實現方面,從需求與發展、關鍵技術、產品實現、組網應用、發展展望等全方位的進行了詳細講解。對一次設備企業或二次設備企業都具有很大的幫助。
合并單元是用來對電流和/或電壓數據進行時間相關組合的物理單元,智能電網得以實現的關鍵器件。南瑞集團北京監控技術中心的鹿洪剛先生介紹了合并單元的概念、功能、分類、輸出等,重點闡述了合并單元的功能實現、配置原則、國內合并單元技術現狀、合并單元檢測,對合并單元相關情況介紹的詳細生動,實用性強,對相關企業研制生產電子式互感器、使用電子式互感器、認識智能電網都有很大幫助。
電磁兼容保障是智能電網設備性能最重要、最難通過的試驗項目之一。如何認識、理解電磁兼容特性?如何使電磁兼容試驗順利通過?西高院的任穩柱教授,總結自己豐富的經歷,深入淺出的從EMC基本概念、智能電器EMC的重要性、電力系統EMI的主要來源、主要解決方案、標準規定的EMC要求、高壓智能電器的特殊EMC、試驗方法智能電網通信系統實現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講解。對參會代表解決智能電網科研發展中的難題很有啟發、大有裨益。
此次會議從工作實際出發,緊跟技術發展的前沿,為參會代表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技術交流機會。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智能電網設備工作委員會今后將定期舉辦類似的研討培訓會,全心為會員服務,使會員單位能夠準確全面的把握機遇,贏得主動、贏得機遇、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