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政策雙重驅動
多模式推廣先行
8月19日開始,上海市民可以在11處體驗點試駕電動汽車了。這一天,上海“全城熱駕”電動汽車試駕活動正式啟動。以前,上海的消費者想試駕不同類型的電動汽車,只能前往位于嘉定區的新能源汽車試乘試駕中心及高瞻新能源汽車4S店,但現在,包括靜安、楊浦、長寧、松江、嘉定在內的9個區域都有了電動汽車試駕點,消費者可以就近體驗。上海新能源汽車經銷店高瞻4S店負責人表示,部分車企如上汽、奇瑞、北汽等提供墊付國家補貼優惠,電動汽車具備相當大的競爭力,被冷落了半年的電動汽車終端市場又熱了起來。
2012年年底,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出臺的《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正式到期,而最新的補貼政策尚未落地,私人購買享受補貼陷入真空,這讓電動汽車銷售冷清了好一陣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政府正在綜合多方考慮,爭取各方利益都能最大化,以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而一些外資、合資品牌也會適當從中獲益。
如今,政策未出,多模式推廣先行。試駕推廣、租賃、集團客戶購買等模式的探索,似乎讓電動汽車與人們的生活拉得更近了。
租賃,是電動汽車推廣的一條新渠道。自北京首個純電動車租賃站投運后,16輛純電動汽車基本沒有閑置。北汽新能源汽車公司有關人士透露,9月起租車覆蓋面將擴大,推出類似公共自行車那樣的“分時租賃”。而今夏投運的上海首家電動汽車租賃店也保持了70%~80%的出租率。
北京電動出租車的發展也在逐步推進中。近日,通州區域電動出租車定價方案出臺,通州區首批200輛區域電動出租車將于9月下旬上路運營,起步價定為3公里內10元,超過3公里每公里2元,較普通燃油出租車便宜了不少。
在北京,進駐未來科技城的企業,今后將優先選擇純電動汽車出行。8月13日,北京市科委舉行“電動汽車開進未來科技城”啟動儀式。今后,未來科技城將提供純電動汽車租賃、集團客戶購買以及私人購買等多種服務。
配套設施建設跟進
改善配套基礎設施環境,也是砸開電動汽車私人消費“硬殼”的關鍵。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電動汽車的配套設施正在推進中。
上海市發改委、經信委等部門曾表示,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是上海今年能源工作的重點,未來5年,力爭累計建設5000個左右道路、P+R(停車換乘)等社會停車場所的公共充電樁、若干個單位及私人自用充電樁和50個公共充換電站。
此外,北京等更多城市也加快充換電設施建設步伐。在北京未來科技城,電動汽車充換電配套建設也已起步,8月起,未來科技城內的公共場所、已建設或規劃建設社區、租車公司附近等地點,將配備充電樁,方便園區內電動汽車充電。北汽集團就充換電設施配套部署也有長遠打算,技術人員稱,北汽有望推出汽車電池整體快速更換的技術和服務,純電動汽車在高速路服務區、市區可以選擇更換新的滿電量電池。此外,據媒體報道,即將出臺的補貼新政可能分別對車輛和基礎設施兩部分予以補貼,該政策將更多地帶動基礎設施運營商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