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推進兩化融合,有利于我們抓住產業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搶占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發展的制高點。如果我們持之以恒地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完全可能走出一條新的工業化道路。”
在8月8日召開的“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年中電視電話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作題為《牢記使命明確任務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與工業轉型升級》的講話時強調,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是破解工業轉型升級難題、促進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是當前亟須抓好的重要任務。
本次年中工作會選取了“兩化深度融合”這個主題。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刻認識兩化深度融合的重大意義,明確進一步推動兩化融合工作的思路和舉措,動員全系統進一步統一思想,抓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的落實,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工業和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兩化融合,有利于我們抓住產業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搶占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發展的制高點。如果我們持之以恒地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完全可能走出一條新的工業化道路。”
在8月8日召開的“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年中電視電話會議”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作題為《牢記使命明確任務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與工業轉型升級》的講話時強調,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是破解工業轉型升級難題、促進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是當前亟須抓好的重要任務。
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年中工作會選取了“兩化深度融合”這個主題,首次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刻認識兩化深度融合的重大意義,明確進一步推動兩化融合工作的思路和舉措,動員全系統進一步統一思想,抓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的落實,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努力實現工業和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
規劃中長期發展 力爭5年見成效
苗圩在講話中指出,總體看,上半年我國主要經濟指標處于年度預期目標的合理區間,經濟社會發展總的開局是好的。從工業來說,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基本運行在合理區間的低位,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我國經濟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工業發展遇到的矛盾和問題依然突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工業發展面臨的環境和條件已經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必須依靠轉型升級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實現轉型升級,需要有新模式、新途徑。”苗圩強調,西方主要發達國家是先工業化后信息化。傳統工業化道路雖然使得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地提高,但也付出了過大的能源、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的代價。我國處在工業化進程中,趕上了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必須走以兩化融合為重要內涵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苗圩指出,信息技術是當今時代創新最活躍、帶動性最強、滲透性最廣的領域。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加快推進生產方式、發展模式的深層變革。推進兩化融合,有利于我們抓住產業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搶占新一輪產業革命發展的制高點。
苗圩表示,本屆政府成立后,李克強總理多次要求,要注重遠近結合,充分發揮信息化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中的作用;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期要加快促進信息消費,拉動有效需求,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中長期要突出抓好兩化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滲透性和帶動性,有效發揮信息化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重要作用,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了中長期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的目標是,到2018年,信息化條件下的企業競爭能力普遍增強,信息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有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82。
《行動計劃》著眼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長期目標,圍繞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以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以創新驅動為核心動力,著力釋放改革紅利,創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全面提升企業競爭能力;著力突破關鍵技術領域和應用瓶頸,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生產性服務業,拓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空間;著力發揮地方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增強產業政策協調性和互補性,激發經濟增長新動力,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加快建設工業強國,打造中國工業經濟升級版。
針對當前制約工業轉型升級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行動計劃》突出了推進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這一重要抓手;突出了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這一工作重點;突出了加強重點領域智能監測監管這一迫切需要;突出了增強信息產業競爭力這一有效支撐。
完善工作機制 確保重點任務落實
苗圩強調,推進兩化深度融合,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從實際出發,明確思路和切入點,尋求重點突破。他就落實行動計劃從四個層面做了部署和要求。一是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推動建立統籌協調、權責一致的兩化深度融合推進機制,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加快標準研究制訂,加快職能轉變,加強市場監管和網絡信息安全保障。二是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發揮好關鍵作用。要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以中小企業兩化融合為重點,完善政策措施,抓好各項工作任務落實。三是行業協會要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行業協會在做好行業自律、服務企業、拓展市場等傳統工作的同時,要積極拓展服務領域,承擔起行業信息化組織推廣的責任。行業層面和大中型企業的兩化融合工作,主要依托行業協會來推進。四是企業要充分發揮好主體作用。實施行動計劃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各類企業都要高度重視信息化,用好信息化,切實從信息化中受益。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強化推進信息化的意識和能力,企業要著力提升信息化運營管理水平,探索多樣化的信息化發展模式。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蘇波就如何抓好貫徹落實強調了三點。第一,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意義。第二,要抓緊制定具體落實方案,建立工作機制,明確任務分工,細化完善措施,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整體行動計劃務實推進。第三,全系統要加強協同配合,部里做好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落實本地區工作的牽頭責任,行業協會、企業及各省通信管理局、部屬事業單位、部屬高校要按照分工方案,發揮各自優勢,抓好任務落實。
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的要求,這次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將往年兩天的會議壓縮成半天,并且第一次把參會范圍擴大到地市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切實提高會議效率。部黨組成員、總師,國防科工局黨組成員、國家煙草局黨組成員,部機關各司局主要負責同志,國防科工局綜合司、煙草局辦公室主要負責同志,部直屬在京單位、部屬在京高校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部分行業協會負責同志,共100多人參加了主會場會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等單位正處級以上干部,地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同志分別在各地分會場參加了會議。
延伸閱讀
名詞解釋
1.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由基礎環境、工業應用、應用效益等三類指標構成,指標數據主要來自國家和地方統計年鑒,以及少量調研采集數據。2010和2011年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全國均值分別為52.73和59.07。
2.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是一種符合性認定標準,它借鑒了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方法,適用于所有開展兩化融合工作的企業。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是規范企業系統推進兩化融合的過程管理機制和方法論,是企業建立、實施和改進兩化融合推進管理的通用方法,有助于企業穩定獲取預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領企業打造信息化環境下的競爭能力。
3.大中型企業兩化融合水平。按照《工業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評估規范(試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1第39號),大中型企業兩化融合水平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起步建設階段,指企業已經開始建設兩化融合基礎設施和條件,但其單項應用尚未開展或剛剛起步;單項覆蓋階段,指企業具備了一定的兩化融合基礎設施和條件,單項應用對企業業務覆蓋和滲透逐漸加強,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其綜合集成尚未有效實現;集成提升階段,指企業基礎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單項應用基本成熟,綜合集成有效實現,但其協同與創新尚未有效開展;創新突破階段,指企業基礎建設趨于完備,單項應用和綜合集成趨于成熟,且協同與創新得到有效實現。根據35個重點行業大中型企業兩化融合評估數據,當前處于起步建設、單項覆蓋、集成提升、創新突破階段的企業比例分別為:31%、37%、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