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有人認為:當前傳統行業互聯網轉型是大趨勢,面向該領域的服務行業也將面臨巨大的機遇。
我承認,傳統企業非常有錢,比起新興的互聯網行業絕對是財大氣粗。可是當你看到一些現實,你會知道:對于傳統照明企業而言“立憲、改良”這類方式只是幻想,真正會來臨的乃是一場顛覆與革命!
現實是什么?
忽悠的人忽悠了搞培訓,先說危機將至,然后灌一點補藥,讓一些企業家覺得“我自己已經了解了互聯網,已然免疫”,沒人知道這是想法還是行動。
信息化軟件市場依舊遵照極其傳統的方式進行,一邊是賣產品的逢迎、回扣,一邊是企業家帶著懷疑、不理解,認為不上ERP似乎跟不上潮流。
我想起按照現代管理學老祖彼得德魯克的觀點,信息時代的企業的關鍵生存能力之一就是對于現代科技的應用能力!其實99.9%的企業談不上信息化能力,因為連意識還都沒有,談何能力!
一、誰適合B2C,誰適合O2O
許許多多照明企業的互聯網之路是這樣的:老總被忽悠參加了一場培訓或者交流,回來立即決定大干快上。于是就高薪聘請專業人員,上商城,招兵買馬不亦樂乎。幾個月之后,發現還是沒有什么成果,于是專家說:產品、供應鏈、流量、倉儲、物流、客服,一大堆理論,一大堆原理。于是發現其實互聯網并不像開車上路那么簡單,于是考慮外包還是自建。
可是你想過沒有,你究竟該選擇B2C還是O2O?標準品向右,選B2C;服務業向左,選O2O。O2O的兩大核心特征就是:本地化、服務業。
其實O2O的概念經常讓人含糊,很多人經過信息的狂轟濫炸,會認為是不是B2C不行了,一切都要O2O了!——大錯特錯!
假如你做的是一款面向全國銷售的服裝產品,毫不猶豫,做B2C。想要快就請帶運營,想做大就自建。
假如你賣的是一款本地化品牌的醬油,你選O2O。再拿鎮江的例子:鎮江醋適合B2C,丹陽封缸選擇O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