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2013年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頒獎儀式在廈門隆重舉行。經專家現場評審和答辯,在263件最終入圍并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展出的工業設計作品中,評出了16個產品設計獎和9個概念設計獎。
多方積極籌備 各界踴躍參賽
2013年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由廈門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臺灣創意設計中心主辦,由廈門市經濟發展局承辦。早在今年5月,組委會就正式向兩岸工業設計界發布了征集公告。為了擴大本屆大賽的影響力和參與面,廈門市經發局領導走訪了臺灣相關業界,以及省內和閩粵贛十三市的一些區域合作辦公室,廣泛發動各地有關企業、院校和個人積極參賽,對此,社會各界也十分重視本次比賽,紛紛踴躍參賽。
本次大獎賽的主題是“設計讓生活更美好”,突出海峽兩岸優勢產業的設計作品,評選范圍設定為電子信息、家居用品、運動休閑用品。據大賽組委會介紹,大賽共收到海峽兩岸九省區參賽產品、作品901件,其中設計產品375件、概念作品526件,臺灣地區有169件產品、作品參賽,占比近兩成。263件產品、作品最終入圍,38件進入了答辯階段,最終角逐出16個設計產品獎、9個概念作品獎。
兩岸首次攜手 注重成果轉化
此次大賽是兩岸首次共同舉辦工業設計大獎賽。臺灣在工業設計方面先發優勢明顯,發展水平較高,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是臺灣行政部門成立的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整合服務平臺,在臺灣地區工業設計界有較強的號召力;廈門與臺灣經貿聯系緊密,在開展對臺工業設計交流合作上具有很大便利。兩岸共同舉辦2013年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就是希望通過努力,將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打造成重要的海峽兩岸工業設計界的交流合作平臺和制造與設計企業的互動對接平臺。
注重成果的產業化是此次大賽的一大亮點。主辦單位于大賽期間同步開展設計與制造業界的交流和對接活動,已成功對接30個項目并正式簽約,協議金額達近億元。對接成功的項目正式簽約后將由主辦方和相關部門給予適當資金扶持,從而推動工業設計作品進一步產業化和市場化。對此,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表示認同,他說,工業設計的目的,不是單純的設計,而是為了產業發展和產業升級,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注重設計與生產企業的對接,把產業發展的前端和后端連接起來,這是非常好的探索和實踐。
政府高度重視 打造設計之城
近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設計,支持工業設計產業的發展,努力將廈門打造成“工業設計之城”,廈門市將工業設計、創意設計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大力培育支持,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并“重金”扶持,建立了以支持工業設計產業為主的專項資金,將工業設計作為工業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
廈門市市長劉可清在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期間表示,2012年廈門市成功承辦了2012年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系列活動,為舉辦2013年海峽工業設計大獎賽奠定了基礎。廈門具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堅實的產業基礎和濃厚的工業設計氛圍,海峽兩岸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對促進廈門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廈門產業從廈門制造向廈門創造的轉變能力,增強城市工業設計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劉可清強調說,加快發展工業設計是“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重要內容,廈門將以更優質的服務為工業設計的發展創造更廣闊的空間與舞臺,將廈門打造成“工業設計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