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能源局5日表示,今年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預計新增10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約占三成。明年相關扶持政策將更多向分布式能源傾斜,預計分布式光伏發電將提高到新增裝機的60%左右,相關市場建設將逐步升溫。
分析人士指出,伴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今年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發展加速。但隨著中國西部集中光伏電站的大規模建設,部分地區因為“消化不良”已經出現“棄光”現象,因此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未來國內光伏業主要發展方向。
據了解,今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后,財政部、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以及國家開發銀行就補貼、退稅、電價、并網以及融資等問題出臺若干配套政策,對國內光伏市場應用形成有力支持。
中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光伏發電應用方面的政策文件已基本齊備。為促進地方光伏產業的發展,許多省(區、市)政府也紛紛制定配套政策,比如簡化備案手續,對個人投資分布式發電系統采取簡便管理方式等。
國家能源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10月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1000萬千瓦左右,與今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相當,足見今年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發展之迅速。
在光伏發電市場加速發展的同時,西部電站建設較快的一些地方也因電源和電網不匹配,出現一定程度的“棄光”現象。
梁志鵬表示,中國將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重點向分布式光伏發電傾斜的發展原則。因為中國東、中部地區適合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電力易于就地消納,且網購電價高,度電補貼需求少,能有效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企業成本下降,還可逐步減少補貼。
“今年分布式光伏發電度電補貼政策出臺較晚,很多人對相關政策還不太了解,造成今年相關市場大規模建設啟動較慢,但潛力很大,預計明年分布式光伏的發展速度會更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說。
據國家能源局測算,全國建筑物可安裝光伏發電約3億千瓦,僅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就可安裝8000萬千瓦。
記者了解到,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規模較大的省有浙江、山東和廣東等。在政策推動下,很多地區的工商業企業、公共機構、個人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積極性很高。中航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建材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等大型央企制定了集團所屬企業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的實施方案,平均每個集團的規劃規模達到了40至50萬千瓦。
不過,專家也指出,中國推動分布式光伏發電仍面臨一些瓶頸和挑戰。首先是融資問題。光伏項目投資規模大、回報期長,一些銀行對中小項目貸款意愿不強,需要探索新的融資渠道。
此外,真正適合建設的屋頂資源有限。建分布式光伏只有在電價較高的地方才有意義,工、商企業電價較高,加上補貼后能覆蓋建設成本。但一般居民電價只有4到5角錢,加上補貼才9角錢左右,而電站建設成本就有9角錢,很多是賠錢的。
最后,商業模式待創新。光伏發電主要是自主建設,但是在城市中,會涉及一些利益分配問題,例如開發商負責建電站,而業主也會要求一定的回報。雙方利益如何協調,需進一步探索。
“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協調相關部門,盡快出臺可操作的細則,把已有的政策落實到位。同時研究完善行業標準和規劃,加強對光伏發電運營、并網等環節的監管。”梁志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