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陸上風能資源占全國總量的37%,僅次于內蒙古,擁有額爾齊斯河谷西部風區、額敏縣老風口、阿拉山口風區、吐魯番西部風區、達坂城風區、哈密北戈壁風區、哈密南戈壁風區、羅布泊風區以及百里風區共九大風區。據預測,新疆九大風區可開發風電總裝機容量在8000萬千瓦以上,相當于4.5個三峽水電站(182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年可利用風能1600億千瓦時以上。
依托豐富的風能資源,新疆風能利用在全國“起了個大早”。早在1989年,新疆就率先建成裝機規模超過10萬千瓦的并網風電場。到2005年底,新疆并網風電裝機規模一直保持全國第一。然而,2006年之后,新疆風電產業發展速度漸緩。2006年新疆風電裝機僅新增2萬千瓦,累計僅20萬千瓦,在全國各省區的排名從全國第一直線下滑至第六。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是新疆電網長期以來孤網運行,主力調峰機組少,容量小,加上不參加調峰的企業自備火電廠容量大,全網調峰能力不足,使新疆風電發展受到一定制約。
“十一五”以來,新疆電力公司全面加快“疆電外送”步伐,于2010年11月3日實現750千伏新疆與西北電網聯網,新疆電網正式并入國家電網,使“疆電外送”成為現實。新疆豐富的風電作為大力開發的清潔能源之一,自然成為“疆電外送”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大風電等清潔能源的送出力度,新疆電力公司在電網建設和調度運行等方面狠下工夫,投資約70億元,先后建成投運了750千伏外送工程,220千伏吐魯番小草湖、順唐、龍灣、哈密山北、鹽湖、瑪依塔斯、阿拉山口、十三間房、110千伏金風瑪依塔斯風電、華能三塘湖風電、華能小草湖一場風電、華電小草湖一場風電、華電小草湖二場風電、金風額爾齊斯風電、華電額爾齊斯風電、達坂城風電等一大批配套送出工程,累計建成線路長度約2500多公里,變電容量約5000兆伏安。同時,基于新疆目前的220千伏主網架,新疆電力公司非常注重風電規劃與電網規劃相銜接,依據國家政策科學引導風電發展,合理制定風電接入方案,加強風電接入前期論證,在風電場建設核準階段就提前考慮能否并網,想方設法最大限度接納風電,在保證電網穩定的基礎上減少已投運風電場的棄風比例。據中節能風力發電(新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伊布拉音介紹,在新疆只要核準建成的風電機組,發電就能全額上網。參與新賽股份與國電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合資開發風電項目的知情人士也多次證實:“從整個新疆地區來看,風電并網并不是難題!
當前,隨著全國援疆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大,央企與新疆簽訂相關協議,將圍繞把新疆建設成為國家大型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等方面加大資源開發投入,支援新疆經濟建設。新疆儼然成為央企發力風電產業的主戰場。據了解,包括華電、華能、大唐等一大批央企電力集團先后在新疆開發風電項目后,中國北車、中核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等并非以電力為主業的大型央企也相繼宣布進軍新疆風電產業。
“要想使新疆徹底擺脫‘能源孤島’困局,僅僅靠750千伏新疆與西北聯網輸電線路還遠遠不夠,必須建設更加堅強的特高壓電網,才能將更多的風電等新能源及時輸送出去!眹W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這樣分析到。
因此,根據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十二五”期間,新疆將建設±800千伏哈密南-鄭州、哈密北-重慶和±1100千伏準東-四川三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同時建設新疆-西北主網聯網75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這幾項“疆電外送”工程需要配套火電裝機約3600萬千瓦、風電裝機1000萬千瓦。
目前,新疆電力公司已經研究完成的“新疆電網風電消納能力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15年風電規劃裝機容量可達900萬千瓦,占全疆電源總裝機的13%左右,其中內銷300萬千瓦,外送600萬千瓦。
構建大電網,承載大風電。面對風電等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新疆電力公司主動作為,根據《新疆電網2008—2015年遠景目標網架規劃報告》,在“十二五”期間,新疆電力公司僅在哈密就將建成750千伏變電站4座,750千伏主干線路8條,特高壓直流換流站兩座。不斷完善的電網網架及特高壓、超高壓項目的相繼開工建設,將使新疆更大規模風電上網外送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