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上海曾遭冷遇的綠電認購現正急劇升溫。5月23日來自上海市電力部門的最新統計顯示,僅一個月,全市居民認購“綠電”總數已達4000多戶,比原先劇增了三倍多,居民年認購綠電數達57.39萬千瓦時,已有21家企業認購了852萬千瓦時電,居民和企業認購金額總數已逾70萬元。上海市電力公司營銷部經理闕波告訴記者:“目前天天都有市民認購綠電,市民熱情比氣溫升得還快。” 綠電發展需大家支持 上海是我國第一個率先實施綠色電力機制的城市,采取由政府推動、用戶自愿認購運作模式,通過提倡居民自愿認購綠電,來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上海推出綠電認購辦法后,對21家認購企業頒發了榮譽獎牌和證書,符合條件的“綠電”用戶可在產品上使用綠色電力標志。 據介紹,國際上普遍采用政府補貼、強制電網公司收購高價電的形式支持新能源,并通過兩種方法發展綠電:一是通過立法,將可再生能源電力高出常規電力的成本由用戶分攤;二是引入綠電機制,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公眾中的認知程度,激發更多用戶認購熱情。 推廣“綠電”,最大得益者是全社會每一個人,綠電發展需要大家支持。部分企業界人士表示:“我們支持綠電發展,希望政府也能有更實惠的補償措施,比如在用電政策上加以傾斜,或逐步降低綠電價格,或享受稅收等。” 風電夠11萬人用一年 上海風能資源豐富。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市2015年前可供開發的風資源潛力至少有150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30億千瓦時以上。目前,位于奉賢區、崇明縣、南匯區的風力發電場已建成使用,這3個風力發電年輸出量達5368萬千瓦時,夠11萬居民一年的生活用電。 環保專家告訴記者,風力發一度電可減少960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創造0.25元環境效益,所以實施綠電機制成為加快上海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措施。目前上海地區風電每千瓦時為1.14元,要比常規電價高出0.53元,但并未因價高而嚇退市民,相反卻受到市民和企業的歡迎。 不必擔心用電多支出多 綠色電力是指由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具有可再生能源生產的電力。具有可再生、環境影響小等特點。但可再生能源投入成本高,其電能實行政府定價或招標定價,暫不參與電力市場競價上網。 據市電力公司營銷部朱嶸介紹,《上海市鼓勵綠色電力認購營銷試行辦法》規定,個人每年認購綠色電力的最低額度為10個單位,就是說居民購買綠電的“最低量”是一年120度電,一年多出63.6元。現在市民有個誤區,誤以為認購綠電后,會因用電量增長而增加支出,其實,即使你本月電量超過一千度電,每月也僅多出5.3元,不必擔心用電多支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