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在北京地區組織網友測速、北京科技報執行并撰寫的《2014年北京地區網速測評報告》正式出爐。報告顯示,全市五家寬帶運營商僅兩家下載速度合格的結果反映了目前并不樂觀的市民上網體驗。
調查報告對于10M用戶的下載速率進行統計對比。從對比中不難發現,以運營商分類,在北京聯通、北京電信、北京移動、歌華有線和鵬博士這五家寬帶運營商中,能夠達到工信部要求達標速率的運營商僅有北京聯通和北京電信兩家。
根據工信部的達標算法,下載速率應該是簽約速率除以8再乘以0.9,只有達到這一下載速率的才是合格產品。以10M寬帶為例,下載速率必須達到1.125M以上。北京聯通和北京電信超過了這一標準,北京移動在標準的邊緣以下,歌華有線和寬帶通、長城寬帶則遠低于標準。
網絡如同買菜一樣,遇到了“缺斤短兩”,就應該要求賠償。而網速不達標的賠償,卻鮮有人聽過。經過報告調查,各家運營商都承諾速率不達標免費維修。速率不達標進行賠償的只有北京聯通一家。北京聯通承諾,凡寬帶使用期間,修復后仍未達到簽約標準速率的,無條件受理客戶寬帶退裝。如果客戶接受繼續使用聯通寬帶,先一次性賠付一個月的寬帶套餐費,然后每個月進行話費補償,補償款不低于套餐費的20%。這樣的處理方式更符合消費者權益的保障。
其實這并不是北京聯通的創新之舉。去年上海電信就開創了網速不達標進行賠付的先河。上海電信承諾,在確認因電信方原因未達申請速率,并經48小時故障修復不成功的家庭寬帶客戶,上海電信將按實際可達速率與用戶申請速率的家庭寬帶產品月付標準資費之間差額的3倍予以減免。
報告分析認為,在北京地區目前僅僅有北京聯通一家進行速率不達標的賠付政策,可見網絡運營商的服務意識還需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