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浙江省擴大有效投資“411”重大項目建設行動計劃2014年實施計劃》(浙政辦發201412號),對包括核電項目在內的重大項目實施做了明確的目標要求。
浙江省今年初發布的《2013年浙江省清潔能源發展情況及2014年工作思路》顯示,該省2013年有序推進了方家山核電、三門核電一期,2014年將進一步推進三門核電、方家山核電建設。此外,2013年該省核電發電利用量238億千瓦時,在全省各類清潔能源發電量中居首。
據悉,國家核安全局日前在北京先后組織召開三門核電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運行階段)第一次審評對話會和方家山核電工程最終安全分析報告(FSAR)專題問題審評對話。而在工程進度上,方家山核電更接近首次裝料。
公開信息顯示,作為我國大陸核電發源地和核電大省,目前浙江境內共有秦山核電與三門核電兩大核電基地,秦山核電基地目前共有7臺運行機組,裝機容量430萬千瓦;方家山核電全部建成后,秦山核電基地總裝機容量將達到630萬千瓦。而三門核電更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所在地,其建設吸引著全球的目光。
一位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核能是重要的清潔高效能源,在浙江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持續發揮著重要作用。有數據顯示,目前浙江核電的裝機已經接近該省總裝機容量的10%.浙江省能源局的官方消息稱,目前浙江省在用核電機組容量440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容量450萬千瓦。而根據浙江省“十二五”電力發展規劃,到2020年,其核電裝機可能到2000萬千瓦左右,到2030年,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890萬千瓦。
2010年浙江省出臺的《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中,曾明確把“積極發展核電”作為浙江努力打造全國清潔能源基地示范省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浙江省政府又出臺《核電關聯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到2015年初步建成國內重要的核電服務基地和核電設備制造基地。
業內人士稱,浙江在核能利用方面已經有三十年的發展歷史,因此是一個很好的案例。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化石能源的消耗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各地可以浙江為參考,大力發展包括核電在內的清潔能源,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