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爭議中的華東特高壓聯網項目“北半環”——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大路條”日前通過國家能源局核準。由于該工程是特高壓交流項目,且是華東特高壓聯網待批的最后一條特高壓線路,因此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這將有利提振特高壓的建設預期。
此前,華東特高壓聯網項目的其他兩個工程——1000千伏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即皖電東送(“南半環”)項目已于2013年9月投運,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工程計劃于今年年底建成投運,未來這三條特高壓交流工程全部投運后,將呈球拍狀,有力調劑持續增加的跨省跨區電流。
特高壓綜合效益得到驗證
截至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建成“兩交三直”特高壓線路,即晉東南—南陽—荊門、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和向家壩—上海、錦屏—蘇南和哈密南—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一交一直”正在建設,其中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工程將于年底建成投運,溪洛渡—浙西特高壓直流工程將于6月投運。此外,南方電網公司方面,投運建成兩條特高壓直流工程,即云南—廣東、云南普洱—廣東江門±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
國網相關人士介紹:“截至目前,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晉東南—南陽—荊門)和直流示范工程(向家壩—上海)分別安全運行5年多和近4年,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安全性、經濟性、環境友好性得到充分驗證。”
數據顯示,特高壓輸電綜合效益顯著,可每年拉動GDP增長3200億元左右,增加就業崗位70萬個左右。通過發展特高壓,可極大優化能源運輸體系,輸煤輸電比例將由目前的15:1調整至2020年的4:1,2020年可實現我國清潔能源裝機比例從目前的29%提高到34%以上。實現能源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
多重因素促特高壓提速
能源基地的電力需盡快送出,霧霾嚴重的中東部地區面臨著減少煤炭使用和以電代煤的能源結構改善任務,這些都需要加快特高壓建設來完成。
“在去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國家能源局交由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提出電網實施方案,方案包括規劃建設12條跨區送電通道。”國家電網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正陵不久前表示,“其中,國網公司將負責建設運營11條輸電通道,包括4條特高壓直流線路、4條特高壓交流線路和3條500千伏高壓線路,主要根據跨區距離、輸送規模來確定采用何種技術。”
據了解,今年國網將積極爭取核準并開工建設“6交4直”特高壓線路,除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外,還有錫盟—棗莊、蒙西—天津南、雅安—武漢、蒙西—長沙、靖邊—濰坊特高壓交流工程;準東—四川、寧東—浙江、錫盟—泰州、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
同時,截至目前,國網公司有“三交三直”特高壓項目獲得開展前期工作的路條,除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壓交流外,還有錫盟—棗莊、雅安—武漢特高壓交流工程;寧東—浙江、酒泉—湖南、準東—華東特高壓直流工程。
張正陵說:“列入12條通道里的特高壓線路和已取得路條的特高壓有重疊。”另據透露,12條通道中另有1條涉及到南方電網公司,即麗江—深圳特高壓直流工程。
交流特高壓或限于區域電網
“由于各界對交流特高壓的爭議較大,使得國網把交流特高壓的重點集中在區域電網內的項目,以便于能盡快審批,”國網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如此前的錫盟—南京特高壓交流工程,現在‘縮短’到錫盟—棗莊特高壓,因為過了棗莊就從華北電網進入華東電網,比較敏感,也很難通過審批。”
相比之下,特高壓直流工程的情況較為明朗,得到業界及政府相關部門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只需等待最佳時機及具體線路的批復狀態。業界預計,接下來寧東—浙江直流特高壓也有望率先獲得正式開工路條,該線路早已于2011年7月獲得國家能源局開展前期工作的路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