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破碎化”電改的國情背景是:撒切爾政府推崇私有制、市場化和自由化,迷信“市場萬能”,這與我國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國情截然不同。
●“破碎化”改革后,英國電力市場主體從“各環節獨立”演變為“一體化重組”:廠網分開時的12家供電企業整合為6家發輸配售一體的集團公司,占據大部分市場。
● 本土電力企業喪失市場主導地位,德、法企業成為英國電力市場上主力軍,占據60%份額。
● 電價持續上漲,工業和居民電價9年間分別上漲47.1%和31.6%,居民電價漲幅比法國高28.7個百分點,比歐洲平均水平高13.1個百分點。
● 2014年英國將實施的新一輪電改方案不再以“促競爭、提效率”為目標,而以保障安全供電、促進低碳發展和用戶負擔最小為目標。
● 電改沒有統一成熟的模式,各國電改須立足國情、因地制宜地探索改革路徑,決不能照抄照搬,還應根據形勢變化和改革實施情況進行調整。
英國電力改革的背景及歷程
上世紀90年代初,電力工業改革作為撒切爾政府推行的整體經濟體制變革的一部分,伴隨著這一階段英國國有行業的私有化步伐拉開序幕。
改革前,英國由國有化的中央發電局統管英格蘭和威爾士的發、輸、配電業務,實行壟斷經營,下屬12個地方電力局,按照所劃分的區域進行供電。另有一個協調組織——電氣委員會負責電力政策和法規的制定以及相關事務的處理。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也有類似的壟斷機構,如蘇格蘭發電局。
1989年,英國對原有中央發電局資產實施廠網分開和私有化重組,同時建立了競爭市場,并在后續的20多年中不斷總結和調整改革模式。市場模式經歷了從集中競價到雙邊交易的轉變;市場主體經歷了從各環節獨立到發、配、售電環節一體化重組的過程。
改革第一階段是行業結構重組、私有化和電力庫模式建立。19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1989年電力法》,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原中央發電局拆分為3個發電公司(國家電力公司、電能公司和核電公司)和一個輸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然后,將分拆后的公司和原有的12個地方電力局逐步實施私有化。在蘇格蘭,南蘇格蘭發電局和北蘇格蘭水電局在民營化后股份全部售出,成立了蘇格蘭電力公司和蘇格蘭水電公司,統一經營發、輸、配、售電業務,各部門獨立核算。北愛爾蘭電氣服務部在1992年私有化中將所屬4個發電廠售出,同時成立了北愛爾蘭電網公司,經營輸電、配電和零售業務,并于1993年轉變為股份制公司。
在進行電力重組的同時,英國電力工業開始引入市場機制,建立了競爭性的電力庫。在這種模式下,電力輸出超過5萬千瓦的電廠必須持有發電許可證,通過電力庫進行公開交易(直供除外)。供電公司、批發商、零售商及用戶(除直供用戶之外)也必須通過電力庫來購買電力。一個名為電力聯合運營中心電力市場交易機構成立,由國家電網公司負責運營。
改革第二階段是建立新電力交易制度。由于強制電力庫存在定價機制不合理、市場操縱力等問題,英國議會于2000年7月28日批準了新的公用事業法案,對電力市場的框架和行業結構進行了調整,設立了新的管理機構OFGEM和新的用戶組織Energywatch.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以雙邊合同為主的新的電力交易機制完全取代了電力庫模式,建立了新的經營執照標準,重新規定了所有市場參與者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改革第三階段:BETTA模式建立。1990年以來的改革,主要是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沒有建立競爭性的電力市場。2005年4月開始,英國政府決定將NETA模式推廣到蘇格蘭地區乃至全國,稱BETTA計劃。
其主要特點是:第一,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競爭性電力市場,統一電力貿易、平衡和結算系統。第二,實現全國電力系統的統一運營,由英國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全國電力系統的平衡,保障供電質量和系統安全。蘇格蘭原有兩個電力公司保持輸電資產所有權。
英國電力行業結構演變及現狀
耐人尋味的是,在拆分中央發電局和私有化電企后,受市場利益驅動,英國電改初期“破碎化”的電力行業結構竟然重新出現了一體化并購趨勢。
廠網徹底分開初期產生的12家供電企業逐漸整合為6家同時擁有發電、(輸)配電、售電或發電、售電一體化集團公司,占據英國市場大部分份額。經過20多年的不斷重組、并購和改革,目前英國電力行業呈現以下結構:
發(售)電環節:6家同時擁有發配售(或發售、發輸配售)垂直一體化集團公司,占據英國發電市場65%和售電市場87%的市場份額,其余市場份額由獨立發電或售電公司占有。
輸電環節: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輸電資產歸屬于英國國家電網公司;蘇格蘭地區輸電資產歸屬發輸配售垂直一體化的蘇格蘭電力公司以及蘇格蘭和南方能源集團公司。輸電網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以及蘇格蘭地區實行全國統一調度,調度機構隸屬于英國國家電網公司。
配電環節:英國有7個主要的配電網運營機構擁有并運營配電網資產。此外,英國特定地區還有一些獨立配網運營機構,主要擁有和運營部分接入既有電力配送網絡的電網擴展項目。
政府監管機構體系:英國的政府監管機構主要包括4個部門:一是能源氣候部,是能源宏觀政策的制定部門;二是天然氣與電力市場監管辦公室,是英國電力監管部門,獨立于政府,受議會監督,同時監管天然氣和電力兩個市場,主要監管手段是價格監控;三是公平交易辦公室,主要依據反壟斷法、競爭法及公平交易法對操縱市場、企業并購等行為進行監管;四是競爭委員會,主要應前兩者的要求對糾紛處理進行詳細的調查、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