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電機能效提升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擬用3年時間進行推進全國電機系統的升級,而此計劃更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整個工業系統的換“心”計劃。在《計劃》中提到要圍繞電機生產、使用、回收及再制造等關鍵環節,加快淘汰低效電機,大力開發和推廣高效電機產品,以及擴大高效電機市場份額;同時加快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改造,建立健全廢舊電機回收機制,推進電機高效再制造。
同時根據《計劃》上提出,加快高效電機關鍵技術的研發,會面向全國篩選一批高效電機設計、控制、匹配及關鍵材料裝備等領域的先進技術,發布先進適用技術目錄,引導電機生產企業加強技術研發,提高數字信號處理能力,加強對電機控制系統進行優化。同時推動安全可靠的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等電力電子芯片及模塊在電機節能領域的推廣應用。充分發揮全國專業性的、核心電機研究機構的力量,加強電機生產企業與用戶之間的合作,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電機產品。對成熟先進的技術,加強與應用環節的銜接,開展應用示范加快推廣應用。
但高效電機生產成本較高是目前企業在選擇中面臨的問題,據調查高效電機平均比普通電機高10%-20%左右,其中,材料成本占總成本的80%左右。據國際銅業協會調研發現,國內電動機銷售以機械設備配套商為主,而銷售到終端用戶和代理商的比例僅涵蓋約20%。因此在電動機選擇時設備配套商往往考慮的是一次性投入成本及整機價格成本,忽略了設備生命周期的運營費用,因此缺乏主動采購高效電機的動力。而電機作為各行業廣泛使用的電氣設備,量大面廣,且運行時間長,從全壽命周期的角度考慮,一臺高效電機成本僅僅是其生命周期中所消耗的能源成本的1%。
據國際銅業協會王根介紹,高效電機的研發除了電機關鍵技術的突破,在電機的材料、制配件也應同時進行不斷革新和升級。目前常見的電動機損耗情況主要為鐵心損耗,定、轉子銅損、風摩損耗以及雜散損耗。以使用最為普遍的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為例,定、轉子的銅損量占電動機總損耗的很大一部分。由于銅物質具有極高的導電率,可以在降低電動機定、轉子損耗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對于定子損耗,絕大多數電動機都采用銅線來制作電動機的定子繞組,并且可以通過增大銅線截面進一步提高電動機效率;對于轉子損耗,目前絕大多數鼠籠式三相異步電動機采用的是鑄鋁轉子,如果使用鑄銅轉子替代傳統的鑄鋁轉子,電動機的總損耗將可以顯著下降,從而提高電動機的整體效率。使用鑄銅轉子可以制造出高效甚至超高效的電動機。
因此在電機中,銅的使用可以降低電機的損耗。同時王根還建議企業應將目光放長遠,多關注產品的隱性成本,從而選擇高效節能的產品。
據了解,國際銅業協會是全球最主要推廣合理并有效使用銅的非贏利性國際組織,其總部設于美國紐約,在全球6大洲的24個國家通過31個地區代表處開展市場推廣。國際銅業協會作為全國電機能效提升辦公室成員之一,目前正積極配合我國政府開展有關政策、法規及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促進我國高效電機產業實現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