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指數)自7月31日的755點,連續(xù)上漲到上周五的1015點,月內反彈高達34%。尤其在上周一周時間內,反彈幅度即超過30%。
隨著“金九銀十”臨近,BDI指數便開啟了一輪企穩(wěn)反彈,尤其8月7日以來更是加速上行,一掃頹勢,市場信心逐漸恢復。數據顯示,反映海岬型船運價的BCI指數上周五收于1882點,較前周五的1166點上漲61.4%,海岬型船成為拉動BDI上漲的主力。
據了解,近期國際鐵礦石發(fā)運需求的回升為反彈提供了支撐,而煤炭方面,雖然前期內外價差的收窄,使得進口規(guī)模同比下滑明顯,但近日神華、中煤等大型集團已經上調煤價,加上夏季備貨提振,進口需求也有所回暖。
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長了18%,港口鐵礦石庫存從2013年最低時7000萬噸的水平上升至1.1億噸。
興業(yè)證券(601377,股吧)分析師紀云濤認為,鐵礦石有望繼續(xù)推高海岬型船運價,帶動BDI回升。他預計,到2017年全球鐵礦石貿易量將達到16.3億噸,年化增速8.2%,預計2014-2017年全球鐵礦石海運周轉量年化增速10.7%。運力方面,預計2014-2016年海岬型船每年運力增速為11%、6%、8%。
紀云濤稱,由于中國北方的礦山在冬天無法開采,鋼廠在四季度要陸續(xù)開始冬儲,鐵礦石運輸需求會明顯提升;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北半球開始為冬季取暖儲煤,煤炭運輸需求會明顯提升;四季度是糧食豐收的時期,糧食運輸需求也會明顯提升,這幾個因素導致四季度是干散貨運輸市場的傳統(tǒng)旺季。
(來源:互聯(lián)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