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安徽省蚌埠市委市政府和市經信委努力抓好發展方式轉變和企業轉型升級,實現了快速發展,工業經濟總量進入了全省第一方陣。
1~6月,全市74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56億元,同比增長23.4%,首次突破半年千億元大關;實現主營收入940億元,同比增長21.8%,高于全省9.3個百分點;實現工業增加值288.54億元,總量由2013年的全省第7位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第5位;實現利潤29.2億元,同比增長19.4%,高于全省3.1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380.31%,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蚌埠工業能爭先進位,主要是轉型升級的結果。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蚌埠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較好,已經形成新型顯示、LED、集成電路、特色電子等門類比較齊全的產業體系。今年上半年,大富機電公司的微波射頻器件、41所的孵化設備、雙環電子的繞線電阻器都具備優勢,不斷發展。晟光科技電容式觸摸屏二期等工程建成投產。上半年,全市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設備增幅達107.1%。在新材料方面,硅基新材料、超薄基板等達到很高水平。據統計,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304.7億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長26.2%。
加大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安瑞科 (蚌埠)有限公司抓好空氣壓縮機的產品升級,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總量的60%,其天然氣壓縮機在國內CNG行業銷售排名第一。以金威濾清器公司為主的蚌埠濾清器基地不斷完善提高,最近又通過中汽協的復審。蚌埠昊方電磁離合器通過技術改造,產品質量提升,產量提高,已名列全國同行業前茅。華芳紡織、現代牧業、大成熱食制品加工等一批上億元的項目建成或投產,為蚌埠工業增強了后勁。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產值386.45億元,居全省第4位,同比增長30.3%。
著力發展生產服務業。在蚌埠市工業行業,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產前產后服務,包括產品研發、設計,產后的銷售、維修服務。祥源有限公司的硅基材料實驗室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 “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能夠承擔多種材料和產品的試驗,實現了該市在此領域零的突破。蚌埠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市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為優化工業設計帶了好頭。
(來源: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