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一場金融危機,讓中國民企吉利成功收購了沃爾沃和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器公司澳大利亞DSI公司。通過學習和整合,吉利與沃爾沃之間的合作也順利開展,吉利熊貓、帝豪EC7等產品已經達到了國內C-NCAP五星級碰撞標準;明年,吉利還將把搭載澳大利亞DSI6速自動變速箱的產品全面推向市場。
無獨有偶,2009年底北汽以2億美元的代價成功收購薩博核心技術資產,其中包括三個整車平臺、兩個系列渦輪增壓發動機及兩款變速箱。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北汽就展出了自主品牌中高端車型,這也要得益于薩博技術的成功消化。
這種令人振奮的消息還在傳出:12月6日,萬向集團競購A123成功;吉利也在近期傳出欲收購阿斯頓馬丁……在新一輪歐債危機的情況下,中國車企再次將目光對準了國外車企的核心技術。
中國車企導演新一輪并購潮
12月6日,萬向集團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競拍中以約2.5億美元的價格擊敗美國江森自控和日本電氣公司,成功拍得美破產電池生產商A123系統公司資產。A123系統公司是美國一家專業開發和生產鋰離子電池和能量存儲系統的公司,是寶馬、通用等車企的直接供貨商。相關報道顯示,基本完成收購的萬向集團,今后不僅可以獲得更先進的電池和新能源技術,還可以借此擴大萬向集團在美國市場的銷售份額。
不甘寂寞的還有英國本土跑車品牌阿斯頓·馬丁。目前傳出消息,此前成功收購沃爾沃的吉利集團正與阿斯頓·馬丁進行洽談,欲采用與收購沃爾沃相同的模式收購阿斯頓·馬丁。不過,最終的結果略顯遺憾,意大利私募股權基金公司與阿斯頓·馬丁達成協議,以1.9億歐元的價格收購37.5%的股權。
業內人士表示,低迷的歐洲市場讓這些車企陷入了資金泥潭,他們希望通過重組或引入資本走出危機。在這種情況下,來自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的車企看到了機會,他們希望用并購歐洲車企的方式獲得原本一直缺乏的技術,借此打開經營困局。
最感興趣的是核心技術
在對方的困難時期,通過資金并購的方式獲取技術,這是中國車企提升自身技術實力和品牌價值的好機會。
事實上,早些時候已有部分企業開始實施了類似的計劃。9月底,東風汽車公司宣布開始收購瑞典T工程公司,建立第一家海外研發基地。根據雙方在去年簽訂的基礎協議,東風汽車(600006,股吧)先收購T工程公司70%的股權,剩余30%股權將在未來兩年內完成收購。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車企如果直接收購汽車品牌,企業就能馬上得到知識產權和工程知識。如果單是零部件的收購,則需要對方最新的知識產權、制造、開發能力,成功后就能將此迅速應用到國產車型上。不過通過并購獲得核心技術的方式,優點是技術升級較快,迅速形成規模,卻存在整合難度大的問題。
一家國外知名的公司指出,中國企業要有效地整合收購海外車企,除建立資本控股關系外,需要股東在企業愿景和價值觀上對被收購的外企進行再造,以便灌輸股東的價值理念、戰略目標等,利于整合管理,有利于公司朝一個目標發展。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