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農業機械化保持了整體推進、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預計達到57%,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連續7年增幅超過2個百分點。
購機補貼政策實施規范高效,農機裝備水平快速提高。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到215億元,比上年增加20億元,已在11月底全部落實到戶。補貼政策效應顯著,拉動農機消費需求不斷升溫,農機工業產銷兩旺,農機裝備總量加快提高、結構加快優化。2012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邁上10億千瓦臺階,預計達到10.2億千瓦,同比增長4.3%。大中型拖拉機預計達到490萬臺,同比增長11.2%;薄弱環節的水稻插秧機、玉米聯合收獲機擁有量預計達50.7萬臺、23.3萬臺,同比分別增長18.7%、36.1%。重點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大型化、復式化、配套化趨勢明顯。全年規模以上農機工業總產值預計超過3000億元,連續6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繼續在機械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組織有力有序,農機作業水平快速提升。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農時,農機作業機具供需平衡、作業市場穩定有序、作業面積大幅增加,農機成為搶收搶種、抗災救災的主力軍,有力保障了農業的進度及質量。薄弱環節機械化快速發展,水稻機械種植水平預計超過30%,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玉米機收水平預計超過40%,同比提高6.5個百分點,增幅連續4年超過6個百分點。全國農機合作社數量超過3.1萬個,比去年增加10%以上。預計全年農業機械化服務經營收入達到4800億元,比去年增長7%左右。農機社會化服務蓬勃發展,有力帶動了土地流轉和規模種植,促進了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提升。
農機農藝融合扎實推進,增產增效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機化技術應用范圍持續擴大。農機化科技創新與推廣行動效果顯著,關鍵環節農機農藝技術集成取得重大進展。圍繞優勢農產品布局和主導產業發展,積極推進機械化向產前、產后延伸,向經濟作物、養殖業等領域拓展。發揮全國農機化、農機農藝融合等示范區作用,重點推廣深松整地、化肥深施、精量播種、高效植保技術等12項先進適用農業機械化技術,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突破1億畝,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面積新增20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