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訊:中國商務部18日發布公告,決定自24日起對來自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采取臨時反傾銷措施。中,80%以上為晶體硅光伏電池,多晶硅是其最基本的原料。”(反傾銷、反補貼)立案。同年11月1日,商務部又對歐盟產的多晶硅追加“雙反”立案,并與美、韓兩國的多晶硅合并調查。由此形成了涉及美國、韓國、歐盟的“多晶硅雙反案”。產業正處于與歐美糾紛不斷的敏感時刻,此次初裁釋放出中國維護光伏產業長遠健康發展的堅定決心。進行“雙反”初裁之后,中國商務部與歐盟間出現了“密集磋商”。對“多晶硅雙反案”,商務部希望以“投桃報李”方式,與歐盟化解在光伏下游產品方面的貿易糾紛。“此次將歐盟與美、韓兩國區別對待,一定程度上是商務部向歐盟的‘留情’之舉。”
據了解,進入2012年下半年,美國、韓國出口到我國的多晶硅現貨不斷殺價,降至約16-18美元∕公斤。國際上,最頂尖的多晶硅企業,綜合成本約為20美元∕公斤。
王勃華介紹,涉及美國、韓國、歐盟的“多晶硅雙反案”自立案之日起,中國光伏產業的上下游之間就出現了“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