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昨日聯合發布《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2013年修訂)》(以下簡稱《目錄》),太陽能發電設備及零部件制造被列入內蒙古、江西、四川、貴州等7個省市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業內分析,此舉有望減輕我國太陽能產品的貿易摩擦。
與2008年修訂目錄相比,此次最新修訂的目錄把太陽能發電設備及零部件制造列入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的省份由此前的4個增加到了7個,分別是:內蒙古、江西、四川、貴州、甘肅、寧夏、重慶。此外,以前外商投資太陽能發電設備屬于只限于合資、合作,而這次則沒有限制。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鼓勵外資發電設備制造,雖然短期內會加劇產能過剩,但長遠來看可以加快我國太陽能資源的開發利用,改善能源結構;也有利于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據了解,根據《指導外商投資方向規定》,屬于《目錄》的外商投資項目,享受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優惠政策。《目錄》施行后,符合規定的外商投資在建項目可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在林伯強看來,目前外資在中國投資太陽能發電設備及零部件制造方面占比很小,基本可以忽略。現在歐美頻繁對中國太陽能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主要就是保護當地企業,如果外商在中國太陽能設備制造領域有所建樹,等于把兩者之間利潤捆綁在了一起,未來歐美再采取制裁措施,不得不考慮本國企業在華利益,有利于減輕雙邊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