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24日,共有20家鋼企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首虧和續虧的鋼企有8家。
近日,工信部公布2014年首批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第一批包括十五個工業行業,其中鋼鐵、煤炭、水泥、紙業等行業涉及公司較多。
按照工信部的要求,被列入公告名單內的企業落后產能將要在2014年9月底前關停。
值得注意的是,鋼鐵行業仍是淘汰重點,名單共涉及煉鐵企業44家、煉鋼企業30家,需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達4800.4萬噸,其中包括5家上市公司的6條生產線。
由于產能過剩嚴重,鋼鐵行業持續低迷,鋼鐵企業的業績可謂慘不忍睹。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24日,共有20家鋼企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首虧和續虧的鋼企有8家。
其中,韶鋼松山作為鋼企中的“預虧王”,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7億元-7.5億元,大降6478%-6934%。
對此,韶鋼松山給出的解釋是,上半年鋼材消費持續低迷,受鋼材價格同比跌幅遠大于鋼材成本跌幅的影響,鋼材銷售毛利同比大幅降低;同時,受融資成本率同比大幅上升及人民幣貶值的影響,財務費用同比大幅上升。
同時,凌鋼股份預計上半年首虧2.7億元,同比下降830%。
Wind數據還顯示,馬鋼股份、重慶鋼鐵、新鋼股份、三鋼閩光等公司仍舊處于續虧狀態。
實際上,近年來,鋼鐵行業飽受供大于求、產能過剩之苦。分析人士認為,鋼鐵行業要想走出困境,首先就要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而不是一味擴張,以量換取利潤。
除了鋼鐵行業,煤炭行業作為產能過剩的大戶,日子也同樣不好過。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24日,19家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的煤企,有8家煤企凈利潤虧損,有14家煤企凈利潤同比下降。
其中,煤氣化預計上半年虧損3億元-3.3億元;神火股份預計上半年虧損3.4億元-3.7億元;而國投新集更是預計上半年虧損6.5億元,同比下降594.50%。
而對于虧損的原因,多家煤企都提到,是由于煤炭市場產能過剩,煤炭價格不斷不跌造成的。
金銀島煤炭行業分析師戴兵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煤炭行業最突出的問題是產能過剩,但是需求又很低迷,導致煤價跌跌不休,而國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短期內難有改觀。
此外,從能源結構調整的角度來看,也需要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加大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
(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