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唯一不變的是變化”,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發展,在多年的糾結徘徊之后,一場聲勢浩大的行業變革已經山雨欲來。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的發展,在經歷了各自的寒冬后,能否迎來期待已久的春天?新能源與傳統能源的變革又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亮報》幾經篩選,選擇了6個業內人士普遍關注的話題進行猜想,并采訪行業內權威專家,了解他們眼中的能源2013。
光伏政策利好,下半年緩步回暖
最近,扶持光伏行業的政策信息陸續推出,“十二五”規劃關于光伏發電的總體裝機容量也得以上調。2012年10月26日,國家電網公司召開加強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新聞發布會,提出未來將對符合條件的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系統方案制定、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財政部網站日前也公布消息稱,為促進光伏行業健康發展,中央財政日前撥付70億元資金,支持啟動光伏發電應用示范3157兆瓦。
政策利好不斷,我國光伏產業能否逆勢向前?
趙玉文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
近兩年,光伏產業比較低迷。2010年,光伏國際市場的增長率已經超過140%,對整個產業的拉動性非常強,產業擴張明顯。而到了2011年、2012年增長率有所降低,因此,產業擴張就導致了光伏產品的過剩。這些過剩使得光伏產品價格相互競爭激烈,光伏產業迎來了低迷時期。
經過整整兩年的消化,產品過剩的態勢已經接近尾聲。預計半年后,光伏行業產能會逐步回升,相對趨于平穩。行業回暖將發生在2013年后半年,不是突發式的,而是一種穩步回暖。
最重要的是還是政策的支持。政府正在醞釀一些促進國內光伏市場增長的措施,雖然這些措施的具體實施方案還沒有出臺,但是我們相信在今年3月份,這方面的具體措施會陸續出臺。
對于光伏市場的擴大,不能只停留在政府對光伏產業所說的幾條原則性意見上。我認為這還不夠,要看原則意見是否落實到具體政策上,相信政府已經注意到,并且對于新興產業給予了特別的關注,這將促使光伏市場和產業制造業有一個相對趨于平衡的發展,這對于2013年中國光伏產業的恢復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網評:
從2012年11月1日開始,電網企業為不超過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提供接入系統方案制定、并網檢測、調試等全程服務,不收取費用。電網企業還全額收購富余電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接入低壓配電網。這讓我看到,家庭光伏發電成為可能,我們由傳統的用電方變為了“發電方”。我相信,光伏的“回暖期”一定會提前到來。
——網友 任新兵
電動汽車的商業化模式
新能源汽車正進入全面政策扶持階段。我國正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力度,從今年起,我國每年將安排10億~20億元資金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目前,中央財政已經對一些示范城市發展新能源企業有專項補貼政策,乘用車最高能補貼到6萬元。同時,據了解,北京市也制定了相應補貼政策,在中央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北京市財政也將補貼6萬元。
面對諸多利好,電動汽車商業化模式何時成熟?
謝子聰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能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2013年,電動汽車補貼、汽車廠商研發新能源汽車的動向必然會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實際上,電動汽車產業這一系統本身應比電動汽車車輛產品受到更多關注。電動汽車產業鏈還需形成橫向的合力,統一戰略部署發展也應提前制定。
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應堅持創建可持續發展的電動汽車商業化平臺,這需要有三方面創新。
第一,領導組織機制創新。目前,推動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司令官”都是兼職,創新產業沒有領頭人,會對電動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帶來很大影響。這是基礎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第二,商業模式的創新。電動汽車配套技術方案是什么?市場如何形成?參與企業如何盈利?這都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第三,實施策略的創新。希望2013年成立專門的電動汽車辦公室,確保電動汽車行業每一個環節都齊頭并進。此外,還需由相關部委組織協調,各方加強密切合作,以實現集成化的電動汽車商業模式。
網評:
我個人認為,汽車電動化是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而且是個比較長遠而非近期就可以實現的目標。以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很難同時達到。
但任何新事物都有一定市場培育和發展的過程,電動汽車私人化肯定是一個趨勢。
——網友小沈sz
回歸理性,風電運營時數大幅增加
2012年8月,我國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并網大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風電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電網,大電網運行大風電的能力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然而,2012年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仲裁向中國制造的風電塔筒征收反傾銷關稅,并額外征收反補貼關稅。國內產能的過剩和國外征收的關稅,讓我國風電產業陷入困境。
面對國內利好和國外憂患,我國風電產業將何去何從?
顧為東 國家“973”計劃風能項目首席科學家
風電發展是我國發展新能源最大的一個潛在優勢,因為它的可開發儲量處于世界前列,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經濟大國來講,發揮風電的比較優勢,把它變為現代生產力的意義巨大。我國經過“十一五”“十二五”時期的努力,已經將風電產業從全球落后地位一舉提升為世界前列。現在,我國既是風機制造第一大國,又是風電裝機容量第一大國。
目前,我國風電延續了歐美的發展路徑,但是我國的能源結構和用電負荷與歐美相比有顯著差別,所以,原樣照搬、照樣引進運行模式,不加以改造,就會導致風電發展的窘況。一方面,我國是世界一流的風電大國,另一方面,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要新型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因此,充分研究如何能達到以上兩方面目標是當前的主要任務。
2013年,中國風電企業需要做的是把歐美風電行業的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在我國土壤上“中國化”,走出一條新的中國風電發展路徑,不僅為我國提供大量綠色的可再生能源,也實現戰略性的新型制造業產業可持續發展。
2013年,風電行業的發展速度將下降,但每年有效運營時數將大幅增加。目前,中國風電行業經過5到10年的發展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積累,然而,在沒有先進技術突破之前,產業發展已經接近瓶頸。下一步,中國風電工作者應把歐美先進理念“國產化”,找準適合風電發展的新路徑。
網評:
作為上海市民,我對清潔能源發電的利用深有感觸,特別是風電。2010年6月,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并網發電,那一年剛好是世博會,會上用的電有一部分就是海上風電發出來的。這些年,我們上海居民用的電,也有一部分是風電,用上清潔電力后,感覺空氣好了很多。如果能有更多的清潔電力投入使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我國電力應用的緊張局面,同時,也有利于節能環保。 ——網友翔羽葉
能源價格改革進入攻堅階段
2012年7月,我國正式實施階梯電價;2012年11月21日,廣州正式實施階梯水價。2011年12月天然氣價格改革在廣東和廣西兩地進行試點,已超過一年時間。2012年12月,國家發改委下發的《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將繼續完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變化的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
我國能源價格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和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水電氣等資源性產品,是否已全面迎來“階梯時代”?
林伯強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針對能源價格改革,我預計2013年的天然氣改革將進一步加快。天然氣是我國最具潛力的煤炭替代產品。近年來,無論是從國內天然氣消費總量,還是從在世界天然氣消費量中的占比來看,中國都經歷了較快的增長。隨著中亞、中俄、中緬等幾條天然氣通道近幾年內開始供氣,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迅速提高,改革現行天然氣定價機制也迫在眉睫。
此外,我認為,在2013年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可能會出臺。一個更加靈敏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從中長期來看對各方都是有利的。現在是成品油定價新機制推出的最佳時機,建議不要等到成品油價格大幅上揚的時候推出,屆時改革將遇到更多的阻力。要改革,就要抓住時機盡快改。
可以說,能源價格已經到了改革的關鍵時期,需要改革的方面比較多,而且需要配套進行。無論改革與否,透明的定價機制是贏得消費者理解的關鍵。如果沒有透明的定價機制,除了投資和運行會有不確定性,還會影響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增加能源成本。合理透明的能源價格機制不僅是為了緩解能源企業的財務負擔和解決能源產業鏈矛盾,更重要的是為能源投資提供一個相對確定的商業環境,尤其是可以為民營和外企的能源投資提供預期的財務保障。水電氣價格改革采用階梯價格機制主要解決資源性產品的公平和效率問題。
網評:
水電油氣等資源性公共產品與民生關系密切,制定階梯價格是一種有效措施。比如階梯電價的出臺,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節電意識的增強。希望政府能在能源價格改革的同時,實現相應的補貼機制,減輕民眾的負擔。
——網友 飛天舞
智能電網給力新能源并網
從2011年開始,智能電網建設已經從規劃試點階段轉入全面建設階段,“智能化”已經成為了電網建設的常態化要求。一批智能變電站、智能小區和電動汽車充換電站相繼建成,電網運行更加“聰明”,市民用電更加“智慧”,能源利用效率實現提升。智能電網加速了城市的現代化進程,也讓百姓生活更經濟、更綠色、更便利。
陸續新建的智能電網工程能為新能源發展提供多少支撐?
張義斌 國網能源研究院智能電網研究所所長
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在以國家電網公司為代表的企業的努力下,在各方的共同參與下,我國在智能電網理論、技術、實踐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總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這也對我國智能電網走出去,參與國際相關標準制定等奠定了良好基礎。
目前,我國政府部門扶持智能電網的舉措陸續出臺,電網企業積極推動,我國智能電網發展總體處于加速發展階段。
2013年,我國智能電網發展將繼續延續2012年的發展路線,將在智能變電站、用電信息采集、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服務分布式新能源發電接入等方面持續發力。一批智能電網技術綜合應用工程還將繼續實施并發揮效益。
智能小區已經在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它進入人們生活的速度取決于人們對這種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同時,也取決于智能小區自身商業模式上的進一步優化完善。2013年,智能小區的普及程度在經濟較發達地區會走得快一些。
可以預見,智能電網建設通過構建堅強可靠、透明開放的電網系統平臺,并通過智能電網破解一系列新能源接入和運行難題,將為大規模和分散開發的風電及光伏發電的更多更好接入和消納提供良好的物理基礎和更大的市場消納空間。
網評:
未來,城市在大型化趨勢影響下,要更聰明。擁有完善的智能基礎建設及兼具永續發展的城市,才能在容納龐大人口下,依然保持正常運作與活力。進一步看,智能基礎建設以作為城市發展基石的智能電網為首要任務,其次通過高效節能的運輸來暢通城市的血脈。作為普通市民,我希望智能電網步入生活的腳步更快一些,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W友眉中紅點
能源關稅,穩定是主基調
自2013年1月1日起,中國將對784種進口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年度進口暫定稅率。財政部將完善穩定出口政策,降低能源、資源、原材料等產品的進口關稅,對先進技術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關稅。汽車生產線機器人、電動汽車用逆變器模塊、電動汽車用電池系統、輸變電架空線路等進口關稅進一步降低,成為此次關稅調整的一大亮點。此外,高嶺土、云母片、鎢鐵、銻等能源資源性產品進口稅率進一步下降。
降低關稅對能源企業意味著什么,對行業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李建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2013年的出口政策可以用“穩定”兩個字概括,包括穩定出口政策性的融資、稅收、退稅、人民幣匯率、出口政策性融資、貸款、信用保險、通關環節費用等措施,為企業創造對外貿易的有利環境。
近幾年,我國在承諾的WTO進口關稅基礎上,連續多年以暫定關稅的形式,對進出口關稅進行下調。以往,暫定關稅只是涉及一些小商品,并且下調幅度有限,而2013年目錄上涉及資源類、能源類、裝備類、生活服務類等多個領域的產品,有的商品下調幅度非常大,從15%調至5%,已經接近零關稅。
下調能源資源產品的進口關稅,一是為更好地保證國內市場供應,滿足國內消費。二是由于能源原材料進口關稅的下調,擴大了其能源供應渠道,降低了能源消費企業的生產成本,受關稅下調影響,國內能源企業將會受到一定沖擊,但這有利于促進國內能源行業競爭。
此外,下調對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關稅,是促進國內市場競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創新能力的體現,更加明確了加快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由于近年來,世界經濟有了明顯的下滑,中國貿易環境嚴峻,2012年我國進出口總值35002.8億美元,同比增長5.8%。其中,出口18499.1億美元,增長7.3%,是金融危機這幾年增長最低的一年,外貿政策也是應對外部環境采取的舉措,對我國經濟有一定拉動作用。
穩定的出口政策也是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企業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的石油鉆桿,石油管道,光伏產品、風機塔等產品出口受阻,這種現象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某些國家對本國能源企業的貿易保護主義將會是一個長期的趨勢。所以,穩定的出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國企業克服壓力,做好打開國內市場的準備。
網評:
明年鋰電池進口關稅大幅下調,可能會刺激電動汽車的成本降低,這樣一來,我們就能買到更便宜、性能更好的電動汽車了。同時,也希望國家能將更好的裝備引進來,刺激中國制造產業的發展,建成中國自己的西門子!W友夏天的風
、俟夥呃妙l出,下半年緩步回暖。
、陲L電行業回歸理性,運營時數大幅增加。
、畚覈穗娂夹g還需進一步研發。
、芾^日本核電事故之后,我國核電已經穩步重啟。
、蓦娋W企業全額收購富余電力,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分散接入低壓配電網。
、揸懤m新建的智能電網工程將為新能源發展提供支撐。
、吣壳埃覈仁秋L機制造第一大國,又是風電裝機容量第一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