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013中國電氣行業十大評選頒獎盛典在京盛大召開。慧聰電氣網總經理張鵬先生作為主辦方發表精彩致辭。
慧聰電氣網總經理張鵬先生作為主辦方發表精彩致辭:積極傳遞正能量 推動電氣行業發展
以下為致辭實錄: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領導,各位媒體朋友們,作為本次會議的東道主,首選我要感謝大家蒞臨“凝聚-轉變的力量”2013年慧聰網電氣行業十大評選的頒獎典禮現場,歡迎各位。
2013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是驗證我國十二五規劃初具規模的重要之年,同時也是我們電氣行業的“變化之年”。
變化之年,我這里想說三個方面,第一個是經濟大環境的變化,第二個是電氣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第三個是企業的變化。
2012年的經濟危機盡管沒有蔓延至國內,但是我們的經濟市場依舊受到波及:2012年世界制造業增長疲弱,增幅僅為2.2%低于2011年的3.1%。無獨有偶,根據統計局公布的2012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2012年總產值519322億元,同比增長僅為7.8%,相比較2011年9.2%的增長速度來看,增長趨勢明顯緩慢。也印證了2012年整體宏觀經濟環境低迷的說法,對于這一點其實相信在座的各位企業家朋友要比我們體會的更加深刻,比我更有發言權。
進入2013年經濟市場開始緩慢回溫。相信大家也都有關注,國家統計局在10月18日發布的三季度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7%,其中三季度增長7.8%,專家稱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升”的趨勢。另外一個消息是關于變頻器行業的,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都關注股市,關注上市企業,英威騰公司22日發布公司業績預告,將1-9月原本預計10-30%的凈利潤增長上調至30-40%,預計盈利8.4億-9.1億元,同時,公司預計第三季度單季度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35-45%,凈利潤增長50-60%,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匯川應該是今天發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不過他們18日發布的預告顯示他們前三季度凈利潤是3.9至4.2億元,,增長幅度為63%-76%,他們去年的同期業績凈利潤是2.4億元,凈利潤。當然我說的這些只是幾家公司的業績,雖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我覺得這些數字還是有一定的說明性的。至少能說明,我們今年的大環境要比去年好。
我說的第一個變化是經濟,是市場和環境,第二個方面是趨勢。
在2013年,中國的特高壓交流電壓標準已成為國際標準將向世界推廣,這是從9月在德國柏林舉辦的2013國際智能電網論壇上傳出的消息。何為趨勢,趨勢這個詞在電氣行業來看則是“產品的智能化集成化、性能能效的節能化,應用行業的精細化精確化”。所謂智能機器人,所謂工業自動化其實是電氣裝備產品智能化集成化最好的解釋。
我不知道大家來北京是否能適應北京的天氣,好多朋友一說北京就皺眉頭“哎呀,你們這里霧霾天氣太多了,空氣不好”,前幾天,國慶節期間霧霾天氣橫掃華北地區,有媒體評論氣象天氣是誘因,而排放是根源。說到這里我的重點并不是跟大家討論天氣,而是想說的是節能減排,今年下半年以來,工信部已經在推進的“全國電機能效提升計劃”,擬用3年時間,通過推廣、淘汰、改造電機及電機系統1億千瓦,提升電機能效,實現年工業用電節約300億千瓦時。另外,9月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被簡稱大氣“國十條”)被稱為國家最嚴大氣治理政策,相信對我們電氣行業也是有所觸及的。舉這些例子,我要說明的是,我們產品的變化、產品的趨勢是隨著這些環境、政策而變的,要求我們要更加節能化。更加智能化,要求我們的應用行業要更加精準化,就是電氣設備產品對于應用行業更有針對性的細分,更貼合應用的需求。
上面說的是趨勢,第三個變化是企業。
其實現在在各位企業朋友面前談企業變化有點班門弄斧,在座的都是做企業的,對于企業的變化都有自己的了解,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并且與全球經濟的進一步融合,我國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的發展引擎,其實不光是我國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大環境,我們的企業也更多的開始走出去,走進國際市場中,我們企業更多的參展國外展會、在海外國家地區成立分公司、辦事處。我這里有這樣一份數據,今年4月份在德國漢諾威召開的2013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全球共計6500家企業參展,而中國就有730家企業參展,參展規模僅次于東道主。7月份,三晶電氣成立歐洲分公司,而英威騰也在今年新成立了駐澳大利亞辦事處、駐俄羅斯辦事處等等,這只是舉了兩個例子,我們行業變化太大了。除了企業走出去,我們企業在管理、在發展理念等很多方面也有了新的變化,這里就不一一例舉。
談完我所說的三點變化,再回到我們的主題“凝聚——轉變的力量”,我們為什么要凝聚?今天我們再次共聚一堂,慧聰網舉辦十大評選活動,并不是簡單地給大家評個選,頒個獎就行了,我們是要尋找一種力量,表彰一種精神,賦予一種責任,我們就是要團結這些力量,這些精神,這些責任,把這些積極向上的能量聚到一起做一些事情,推動我們行業的進步。
前面說了現在是電氣行業的發展時期,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對于身在電氣行業每一個人來說,都肩負重任。我們的跨國企業,如ABB、西門子、施耐德,還有如我們今天到場的現代重工、魏德米勒,這些國際企業已經紛紛拿出自己的優勢技術,蠢蠢欲動,說這話我不是有排外性,我要表達的是無論是國際企業也好,國內企業也好,合資企業也罷,我們共同的理想都是希望自己的企業可以長遠的發展,可以在電氣行業有更好的發展。但是,要發展,要生存就避免不了競爭,一個企業,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一支獨秀,勢必要堅持自主創新,創造“自己特色”烙印的優秀品牌!品牌是創新的結果,是責任的體現,也是企業的價值所在。當越來越多具有品牌影響力的電氣企業紛涌而出的時候,我們的企業夢想才會有他真正的意義。
作為媒體,我們舉辦今天這樣的活動,就是希望通過慧聰電氣網這個平臺,通過慧聰網的供需見面會,通過我們精準的渠道定位,與在坐的各位